变身后的帝都存量商业,THE NEW更新场,做成这样了!

2022-06-21 14:10:47

去年此时,历时7年,在政府“减量、提质、增绿”原则指导下,由华润置地改造的西单文化广场完成蜕变,以全新的面貌正式亮相,焕新后名为“THE NEW更新场”。



项目前身为西单文化广场,于1999年当时的华远集团建造,最初以动感世界的形象面世;在华远与华润合并后,项目由华润置地接管。

2003年,动感世界因经营不善停业;后通过招标,新加坡零售服饰店品牌77街中标,开始经营西单文化广场。

2015年,此时的77街已不符合当下商业业态趋势,西城区政府、西城区园林局、华润置地决定共同执笔。

2015年6月启动了全面升级转型工作,先后共腾退各类商户646家,疏解人口4,000人,经过半年时间于2015年12月31日正式平稳停业,并启动了对西单文化广场的更新改造工作。


西单,最早指北京城西边落单的牌楼,如今牌楼已经消失,但“西单”作为地名却口口相传起来。长安街和西单北大街的十字交叉口,是最为人所熟悉的坐标。在2009年4号线通车以前的每个周末,海淀的大学生们挤着一小时的公交,跟各个区域坐1号线的小青年一起,赶来西单朝圣。

西单图书大厦、明珠、华威,中友、君太和西单大悦城,老炮儿级潮流商圈,见证了北京潮流生活方式的变迁。2009年第一条贯穿市区南北主干线的地铁开通,以地铁四号线的名字穿过城市腹地,在西单站卸下乘客,又驶向有条不紊的日常。

彼时的西单,一侧通过天桥串联起几大商业综合体,一侧聚集追赶时髦的小店,两种商业形态有机组合形成西单独有的商业生态氛围,身处其中,能听到向上的声音。

从西单劝业场到西单文化广场、77街,再到西单更新场,这个存量物业的升级改造,差不多每十年就要进行一次。在改造的轮回中,文脉和场所的演化,相对连续和缓慢,而城市功能的变化和使用场景的迭代,则要快速的多。

进入新的十年,西单遇上挑战。如何调整商业模式、确立独特定位以应对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审美和新需求?

怎么算“新”、如何“更新”?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建三有一个理论:“城市和建筑并非静止,而是像生物的新陈代谢,是一个动态过程。”更新不是颠覆,不是全盘否定过去的存在,而是在保留核心基因的同时,对个体进行迭代。

这些年的西单,日新月异。平房店铺变成新型商场,集散书市变成现代橱窗,老饕饮食变成各方食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西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代人的西单里,又都有着一些难以磨灭的东西,像它的精神图腾一样,不断传承。


每一个时间段上的西单

西单文化广场对于城市、对于居民的空间服务功能,人们对于西单至于城市的群体情绪与记忆,潮流向新、爱玩尝鲜、与众不同的西单气质……这些历久弥新的沉淀,于西单,恰是一切向上的出口。

01顺应城市更新趋势,攻克项目主要难题,保留核心基因,对个体进行迭代

在北京城市更新从“增量发展”到“存量提质”的时代背景下,华润置地历时7年(2014-2021年),历经腾退撤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开放呈现四个阶段,总投资6个亿,打造了西单更新场,将原有总建面4.3万㎡低端商业减量提升为绿地与商业结合的复合功能综合体,提供1.12万㎡城市森林绿地及6,000㎡高品质潮流商业。


西单更新场位于北京城市核心区,长安街和西单北大街交叉口,长安街素有‘十里长街’‘神州第一街’之称,作为长安街唯一一块公共性开放空间,项目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地铁1号线与4号线(西单站)上盖,地铁直接接入商业空间,实现地上地下联动互通。

前身西单文化广场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配套商业那么简单,作为北京三大传统商业区之一,更承载着西单这块土地从明末清初至今的商业历史记忆。对新与旧、开放与封闭、古都风貌与现代功能的平衡,是改造项目需要攻克的主要难题。

因此,在规划时要多元化、复合化、高效化利用现有地块,在较小的用地里满足较多的功能。同时,要加强文化空间与商业空间的穿插、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的连接,提供丰富的场景体验。

从2015年华润置地携手CallisonRTKL公司建筑师刘晓光进行方案论证与设计规划,到2018年动工改造,更新场升级工程历时两年半,“提质减量升级”的改造理念被施展到极致。全新蜕变的更新场,地上广场成为覆盖1.12万平方米绿地面积的城市森林;原本4层的地下商场改造完成后变为“2+1”,包括2层商业层与1层车库,缩减楼层后的商业中心纵深变得开阔通透。

02项目商业空间如何与周边公共空间融合发展?

每个商业项目都面临着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的思考,显而易见,从传统的小商品市场演变为公园式休闲空间,更新场打通了自然、商业和艺术的边界。


为了给广场绿地创造条件,项目改造对地下建筑结构标高下沉,进而为顶层回填土壤的厚度提供更多空间;园林种植也颇为考究,多为松柏、国槐等常绿乔木,适宜温度调节和土壤改良;优化交通动线也被纳入规划,更新场直接与沿线地铁口打通,地铁通道口拔高拓宽。


华润置地规划这一项目之初,便不仅仅限于从商业运作角度考量,而是规划如何做成一座城市会客厅,以符合首都核心区的新型功能定位。

最终呈现的更新场其实是华润与政府合作打造的一片城市森林,从建筑外立面看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环保的石灰岩材质外立面,更像是一座供人欣赏的博物馆。


作为地上绿地广场的内嵌下沉空间,更新场尤其注重与整个西单文化广场的协同设计。大量玻璃穹顶的采光式设计,让商业中心获得充足的自然采光,贯通的动线设计让访客在地上森林空间与地下商业之间随意穿行。

这种与公共空间相融合的理念,源于项目定位之初的设定。以“更新场”作为项目命名时,“更新”二字承载城市更新的使命,旨在延袭西单文化广场商业基因的同时打造城市微更新的范例;“场”则区别于传统购物中心之名,最终营造出一个更加创新的组合式城市空间场景。

华润置地对这一项目的规划有着独特的背景考量。一侧是代表首都政治文化中心形象的长安街,一侧是承载商业活力的西单北大街;地上是城市空间,地下是商业场所。西单文化广场的改造需要考量城市更新的新与旧、场所权属的公与私、古都风貌与现代功能、空间节点与交通枢纽等。

这注定西单更新场需要承载更多功能属性。作为项目改造背后的建筑师,刘晓光亦认为这是一个具体而微的案例:“‘更新场’规模小、定位高、场所特殊,要充分体现它的价值,需要与以往不同的理念和业态,有机融合公共空间与商业活动,形成‘不像商业的商业’。”

目前看来,除了焕新商业活力,全新的更新场正承载着出多元化价值。


比如,其一,西单更新场正成为国内原创设计的展示平台。引入品牌时,关注原创设计,目前更新场内入驻的服装设计及包袋品牌等,旨在立足全国乃至国际视角传递中国设计品牌的力量。

其二,融入商业项目的人文艺术元素,令更新场带来颇具设计感的休闲生活体验。即便是在寸土寸金的商业中心,依旧预留了各式文化艺术场景,诸如与芭莎艺术杂志合作打造的芭莎艺术空间,与北京本土艺术书店jetlagBooks合作呈现漂浮式岛屿设计,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森林中打造一片寄托心灵的文化艺术岛屿。

其三,公共空间营造上,改造升级的西单文化广场正对这片区域进行价值回馈。地处长安街主轴和西单北大街的交汇处,旨在营造更开放、更绿化、更融合的公共场景。当原本的地上广场演变为城市森林公园,空间的界限感得到弱化,汇聚于此的市民则仿佛置身城市绿洲。



03聚焦新一代年轻消费客群,场景更新中突出“首店标签”,引领西单潮流

西单更新场定位于青年潮流文化发『声』地,在业态布局和品牌引入上运营团队追求品质与新意,将时尚和潮流元素融入商业空间,打造艺术消费与文化交流的艺文空间。生活方式、跨界、潮玩等元素在西单更新场有了新的定义和组合,将以更具公共性、更具艺术感“感染”最新一代消费者。

西单更新场共地下两层,实际可出租面积仅6,000㎡,共有37个店铺。改造完成之初,引进37个品牌,其中“首店”概念占比超过62%,出租率达100%,租金溢价率高达22%,首月坪效约6,400元/㎡/月,属于华润置地体系内最高坪效水平,50%店铺为当月全国销售冠军。



“西单更新场”以“青年、艺文、潮流”为关键词,引入大批首店、概念店等特色店铺,与西单商业街其他商场里的品牌形成差异化。大批特色店铺串联起了多个“新颖”的玩法与消费,营造“爱玩、尝鲜、极具话题感”、开放的新奇商业空间,让追逐前沿与潮流的年轻客群为“新鲜”买单。

场内入驻品牌具有区域差异化,业态具有复合性,丰富、包容。场内引入的四十多个品牌,一多半是全国首店、北京首店、北京西区首店及高能级概念店。

引进的美妆集合店HARMAY话梅和时尚买手店STUDIOUS,在更新场开设全国最大旗舰店;华为的MSC门店则定位为品牌的最高级别店,未来将成为最新产品发布地。


主力店——800㎡“HARMAY话梅”全新概念店,为目前市场上面积最大的门店,HARMAY为新一代美妆及生活品类新零售品牌,为近两年火热美妆品牌,其引流能级较高


主力店——日本最大潮流买手店Tokyo Base旗下最高能级店型——STUDIOUS首次进驻中国,集合超60家日潮品牌,强化项目在商圈内的潮流地位,释放“年轻力”

更新场还引入多种形式的首店品牌,例如与《芭莎艺术》合作打造的BBART Space全国首店。与此同时,众多时尚品牌门店在装修、内部设计等方面为顾客提供多样化的消费体验。

芭莎艺术体验空间BBART SPACE、独立设计师女装品牌DEVIL BEAUTY、小众香氛6Knows Corner等全国首店,以及北海道人气芝士蛋挞品牌BAKE、原创设计师包袋品牌哇吲WOW-IN、明星周边限时店Owhat,以及阿迪达斯Sneaker Collect的北京首店等,这些首入品牌本身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也成为了带动顾客消费的强效驱动引擎。


芭莎艺术BBART SPACE


O!What明星概念店


在引进品牌的过程中,更新场还挖掘出了不少北京本地的原创品牌,比如Chaos Chimney烟囱卷冰淇淋、S.O.E精品咖啡等。高品质的产品、新奇的体验,让更新场的消费者群体实现了全北京四环内的无差别覆盖。此外,更新场还通过与北京服装院校的合作,孵化原创设计师和国潮作品。

04结语

项目始终围绕解决园林空间与商业空间这一矛盾而开展,打破物理边界界限,将建筑、商业与绿化高度融合;建筑规划方面,大胆地减少地下建筑的层数,控制建筑的规模,以“小而精”的理念提升项目的品质;在招商运营中,项目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及高能级品牌,增加消费者体感、新鲜感,并适应当代年轻人消费偏好。


领易咨询

助力中国大消费产业升级

专注于文化、旅游、商业和房地产

文旅小镇策划咨询、旅游目的地战略咨询

文旅商业资产管理

产业小镇咨询、城市更新咨询、产业新城战略咨询

微博:邹毅_Brian

微信:brianzouyi

公司网站:www.linkeasechina.com


相关推荐

房地产观察家

Copyright 2018-2022Linkease Business Consulting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17042号搜宜思可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