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魔幻市井”,被无数明星疯狂打卡,长沙这座商场为何如此火爆?

2021-02-01 18:15:38

小街才是上帝心目中的人间。

 

若是餐饮界也分段位,那么长沙“超级网红”文和友绝对占据王者之位。它不仅是餐饮界的“老炮儿”,更是设计界的“扛把子”。还因国庆一天排号20000个,刷新餐饮记录,登上微博热搜,文和友打造的“超级文和友”为何如此火爆?


作为教科书式的商业案例,文和友模式为餐饮、文化产业化以及商业综合体运营开创了新模式,同时也给商业地产、全域旅游的打造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以此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同行带来相关启发。


01

跨界创新:打造美食界的“迪士尼”


▲文和友龙虾馆夜晚生意景象▲文和友海信广场店内景▲外国人对文和友评价

网上有个段子:“长沙房价为什么上不去?因为钱都拿去吃了”。

 

湘江将长沙文化划分东西两部分,河西是以岳麓书院为首的书院文化,河东则是以“吃”为代表的市井文化,文和友正是在这样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

 

10年前,文和友创始人文宾在长沙坡子街摆摊开始创业。次年,文宾与合伙人开了一家仅10㎡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出人意料的是,生意好到从“街头排到了街尾”,还排到了湖南卫视《天天向上》。

        


店越做越大的同时,文和友跨界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打造中国美食界的“迪士尼”并不是一句空话。2015年,文和友重新定位为“文化公司”,而“非餐饮公司”。彼时,文和友还只是个“地方性知名品牌”,真正使其成为“超级网红”的,是超级文和友的诞生。

 

2018年5月,文和友携手唐人神斥资1亿元在长沙打造“文和友海信广场店”,以龙虾品类切入,全速进军“夜场经济”。近5000㎡的龙虾馆横跨7个楼层,让食客瞬间回到80年代老长沙街头巷尾热闹哄哄的场景。自此,文和友名声鹊起,一举奠定江湖地位。

        ▲文和友海信广场店选址城市CBD,毗邻长沙最具人气景点

        

 

然而自开业以来,每天的进客流量达到1万多人次,日均翻台率8.5次。对于仅能承载3000桌的门店而言已是负荷运作,导致客人排队时间过长、人员流失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基于此,2019年文和友便开始对海信广场文和友店进行扩建改造,再投资2个亿,面积增至2万㎡,成立“超级文和友”,打造多重复合业态。一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维度、更立体的消费感受,二来也降低了排队等待的无聊感,通过文化输出将过载的流量变现。


去年国庆期间排到20000号,刷新了餐饮界记录。不得不说,超级文和友真的很火爆。如今的超级文和友已不仅仅是网红餐饮店、旅游打卡地,更是长沙“全新文旅地标”、“城市会客厅”。就连外国人对文和友也给予高度评价。

        

   

大伙儿可能会疑问,长沙有这么多夜宵店,这个超级文和友究竟是如何突出重围的?或许东西好吃是一方面,体验感才是其生命力。


02

场景打造:用设计100%颠覆“吃”体验


超级文和友,一个80年代老长沙的超级楼中社区,全方位还原老长沙的文化与情怀。


▲航拍超级文和友内景,视频来源:超级文和友官微



1、设计思路,设计是一种被认可的文化

 

伴随着城市进程,许多横横的街道消失变成了竖竖的大厦,我们许多的创造也随之消失。因此,文和友思考如何在一栋大厦里面坚持自我,还原真实的街道与街道里的邻里关系。

 

7层,20000㎡,竖向塔楼向空中横向延展至300多米,文和友还原一条300米长的街道与其“对抗”。

             

▲海信广场店手绘图,局部,图源:超级文和友

 

多年来,从最开始家的搬迁与拆迁,文和友一直在这个过程中收集被丢弃的物件,对它们进行整理编号。利用收集到的几十万件建筑旧物与日常物品,重新去还原一个完整过去的生活场所,一个消失的生活场所。

       ▲物件,选自《文宾和他的朋友》,湖南美术出版社

 

对文和友而言,“将设计定义为一种文化,一种被认可的文化”是其整体设计的核心思想。设计最终所要达到的是一个接近理想状态:使人们忘记时间,沉浸其中。

 

2、沉浸式创新,打造长沙记忆之城

 

在进入龙虾馆入口的地方,文和友以10多万块老砖修砌成被废弃的房屋,当人们从这里穿过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明明馆外是高楼林立繁华都市,但里面却变成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老长沙社区的模样,沉浸到品牌营造的复古场景当中。

        ▲龙虾馆入口

 

再往内部走,进入龙虾馆的“心脏”,横跨7个楼层的设计,每个细节都极力还原老长沙的民宅风貌。大到商铺的店招,要重新手作美术字刻板、印刷、上色;小到灯光,要装一些低级的灯管,再用一些酱油和丙烯使其褪色,又或者是寻找当年的一个灯。

        

▲超级文和友内景


外露的破旧楼道,复古感极强的招牌和霓虹,四方桌在每层楼排列着,将整个老长沙市井社区呈现在了眼前。在这里,你能看到各种热闹、市井、放肆的百味人生,也可以看到老长沙的城市韵味与烟火气息。

        ▲超级文和友内景


在这个生活场所里,文和友创造性的完成了两列穿行整个空间的室内缆车,使得原来处于静态的空间由于缆车的加入变得多元和动态,顾客可以边排队边在里面穿梭时空。

  

▲空中缆车

 

不忘初心,市井美食才是快乐之源,三楼走向四楼的位置文和友重建了“永远街”。

        ▲3f,穿越永远街

        ▲张艺兴《外婆》MV,取景永远街

 

与很多复古店铺搞形式主义不同,超级文和友店里所有细节经得起考验。阳台外挂着晾晒的衣服,电视里放着每年暑假湖南卫视都会播出的《还珠格格》,一切都是那个年代的真实模样。

        ▲阳台外挂着的衣服

        ▲黑白电视机正播放着《还珠格格》

 

住户形式的包厢里生活物品一应俱全,甚至随时可以在床铺上躺下来。完全营造出有人真实生活的社区模样,将身临其境做到了极致。

        ▲住户形式的包厢

        ▲廊道

 

当然,场景打造不可能缺少了人物。海信文和友的服务人员承担了社区里“NPC”(非玩家角色)的角色,打造出一个具有人情味的情境。比如,充当朋友、邻居角色带你走走逛逛。或者很有江湖老板娘口气喊一声“恰饭不咯”!

        ▲服务人员承担了社区里“NPC”

 

超级文和友的生意火爆,也让本土老字号火宫殿及其它餐饮品牌望尘莫及。在文和友羽翼未丰的阶段,极致的场景体验,成为文和友的核心壁垒。

 

3、把长沙的街头巷尾带到柏林

 

因其沉浸式创新门店设计,文和友不仅受到国人喜爱,还获得了国外设计大奖。去年11月1日,2019年度红点奖颁奖盛典在柏林音乐厅举行,文和友获得了2019年度最佳设计奖(Red Dot:Best of the Best)。新闻一出,同时震惊了餐饮界和设计界。

        ▲柏林颁奖现场

 

作为湖湘底蕴、长沙特色,文和友代表的是敢为人先的湖南人,把创新创造融入并且渗透到最平凡而又最重要的“食”字上。


03


共生模式:多重复合业态组合、构建超级IP

 

超级文和友就是一个“超级平台”,一个“超级展销会”。通过专门挖掘地域民间小吃,并结合潮流文化,文和友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艺术”的餐饮模式。

 

1、区域特色餐饮平台,实现餐饮品类全覆盖

       

▲永远街美食地图指引

 

除了文和友自有品牌,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文和友龙虾馆、文和友大香肠、文和友臭豆腐、胡嗲单车烧烤、MĀMĀCHÁ外,文和友还走遍每一个街头巷尾,引进新美食,同时也寻找消失或即将消失的美食。

 

▲长沙网红餐饮品牌

 

通过将茶颜悦色、冬瓜山肉肠、毛姨鸡爪、下岗牌臭豆腐等长沙餐饮网红店收入囊中,以渠道优势赋能其它品牌,不仅为自身品牌导流,同时还丰富了体验内容。

 

2、区域文化展示平台,传播人文精神

 

文化输出也是超级文和友打造超级IP的重要板块。美食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连接,人们通过食物了解一座城市,城市也借由食物表达着自己的性格。在极尽展示长沙市井的同时,超级文和友打造了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地方。

 

小小美术馆搬进了超级文和友,每年举办四场定期艺术展览,将艺术家与其艺术作品带入市井的大众生活之中,让更多的人在体验美食之余人们还可以享受场景和艺术,激发灵感。

        ▲6f,文和友美术馆

 

号称定王台一哥的黎叔开述古书店二十来年,从定王台到超级文和友。捧上一本精挑细选的好书,被时间丢弃的旧书。跟随着书籍进入理想的世界,时间便会随你停留下来。

       ▲5f,述古书店内景

 

此外,超级文和友还引入了文化社区,走进笑工场剧场听听大兵老师与他团队的相声。取材市井贴近生活的段子,抑扬顿挫韵味十足的长沙腔调,与超级文和友社区的气质不谋而合。

        ▲5f,大兵和他的笑工场,湖南德云社

 

3、区域特产展示、销售平台,建设文旅新地标

 

除了餐饮平台、文化展示平台外,文和友还将触角延伸至原材料供应端(区域农产品品牌)。在超级文和友,随处可见宁乡花猪更是圈地喂养供游客拍照、文和友臭豆腐博物馆IP延伸产品以及酱板鸭、辣椒、槟榔等湖南特产,以此撬动游客二次甚至多次消费。

        ▲宁乡花猪观赏|区域特色农产品

        ▲文和友臭豆腐博物馆IP系列

 

此外,文和友还有自己的文创子公司,并建立了公益美术馆,每年都会做很多出版物、拍摄MV和微电影,编撰“文和友字体”等……。俨然,文和友已然在“餐饮+文化”的赛道上抢跑。

 

当然,文和友的成功,除了文化植入、跳跃式经营手法外,与营销结合建立了完整的运作矩阵,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4

新潮营销:艺术营销+明星效应


如果说海底捞是卖服务,那文和友就是卖文化。

 

一是艺术营销。艺术营销既是最柔软也是最有穿透力的营销方式,可以说是文化营销中最高级别的“炫技”。


一座被创造的“魔幻市井”,海信店本身就是一个巨型的艺术装置,强烈的场景冲突,引发顾客的情感共鸣与体验消费。还有文和友美术馆,表面看是通过艺术的方式纪录城市的共同记忆,实际上是在做内容、做社群。

 

二是明星背书。号称明星收割机的文和友,江湖留下了‘’一个文和友,半个娱乐圈”的传说。在官网就有明星专栏,这算得上是长沙区域美食的一个独特优势。


不少来到湖南录综艺节目的明星都会留下自己光顾文和友的照片。从炸串店到龙虾馆,明星效应让文和友的名气越来越大。

        ▲明星集,图源:文和友官网

 

此外,在自媒体时代,文和友背靠微信、微博两大阵营,借助达人和明星大V的影响力打造品牌形象,靠着“拇指传播”将自身推广到街知巷闻。据统计,海信超级文和友单店在“两微一抖自媒体”的曝光量共超过60亿次,基本上全国大多数人都知道文和友的存在。

 

以最新一期的超级文和友微信公众号推文为例。截止当前,该推文5.2万阅读量,评论80+,点赞200+。虽然这也只不过是日常推文平均水平,但利用明星效应达到的曝光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天天向上》节目来超级文和友录制推文

 

除了线下门店,于4月17日文和友食品旗舰店正式上线,并且淘宝直播间110000盒文和友虾尾,创下1秒售空记录。


对文和友而言,抓准消费者内心需求点才是“爆点”!可以说文和友的成功,不光是产品上的成功,更是环环相扣的战略步骤,以及势不可挡的营销水准。那么,文和友模式可以复制吗?


5

战略布局:三层金字塔发展战略


▲文和友产业链架构

文和友立志做餐饮界的迪士尼,实现从生活走向文化。


 

在文和友企业内部,拥有着“三层金字塔”发展战略。位于塔尖的,是超级文和友门店,吸客力度最强,相当于品牌代言的角色。每年开2~3家,只开在千万人口以上的核心城市。例如,北上广深洛杉矶。

 

第二层则是同样主力挖掘地域市井文化的标准店,即微缩版超级文和友。面积2~3千㎡,将要开1000家,主要开在二三线城市。

 

第三层是“去文和友化”。目前,文和友品牌存在“透支”风险,因此除超级文和友、文和友标准店,其他店型和零售产品,都将以独立品牌运作,逐步“去文和友化”,但“文和友”依旧是核心IP。

 

此外,文和友还尝试通过收并购,扩大牌面。2018年其曾收购一家长沙本土老湘菜馆“湘春酒楼”。疫情当下,文和友正在积极留意更多收购机会。

 

关于未来扩张的问题,诚然,文和友旗下的产品仍有较强的地域属性限制,还不能像可口可乐那样突破场景限制。但文和友也在不断自我尝试,今年超级文和友在广州、深圳等地的分店也即将开业,向着餐饮界迪士尼的梦想出发。


小结


文和友火爆的背后,透视着诸多的成功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如下3点:

 

(1)文化的植入。海信广场超级文和友就是最好例子,将八九十年代的街景复制到商场里,以期保留城市的记忆。文化的植入、沉浸式场景的打造成为文和友成功的重要因素;

 

(2)保持适度的曝光度。文和友迄今没有花一分钱投入硬广,但依靠粉丝经济和明星经济,以及90后、00后等人群的社群传播,文和友始终活跃在新一代消费群体的视线中;

 

(3)有强烈的品牌意识。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光靠产品是行不通的,保持产品优秀的同时,品牌打造也愈发重要。文和友早期就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品牌设计、形象塑造等从不外包。

 

从路边摊到超级文和友,从餐饮公司到文化公司,文和友不仅代表了小吃文化,更是城市化进程的掠影和点藏。未来,相信每一座城市都可以拥有一座自己的“文和友”。



参考资料

[1] 如果我们不创造,就可以去死了,超级文和友官微.

[2] 2亿元做一家“龙虾店”,一天排16000个号,长沙文和友到底有什么秘密?企业家杂志.

[3]餐饮界的迪士尼:超级文和友,品牌与文创IP.

波兄品牌笔记 296期:文和友的文化营销


除特别注明外,图文素材均来自网络。


相关推荐

精品文章

房地产观察家

Copyright 2018-2022Linkease Business Consulting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17042号搜宜思可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