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萌”景区要成为世界级文化艺术交流殿堂?——弥勒·东风韵小镇

2021-02-01 18:10:03

以艺术为核心的文旅项目在中国不多,但邻国日本早已摸索出成熟的模式。无论是越后妻《【社群奇迹】中国有阿那亚,日本有越后妻有》还是濑户内海《家族遗志、故乡情怀、艺术点燃、财团加持——日本濑户内海艺术祭大起底》,都成为世界级盛事。旅游业崛起的同时也帮助振兴了不断衰颓的日本农村。


用艺术“撬动”乡村,本应大有可为。


2000年以来,中国也开始有许多艺术家和建筑师植根于农村,企图将当地的文化融于艺术创作中,对乡村进行改造。但成功案例不多,原因有二:


首先,艺术家艺术创作的需求和观赏者观赏需求是一对矛盾。如何将艺术家的情怀在实际创建中落地,如何协调乡村住民、城市游客、当地政府、艺术家和企业的不同需求,是决定项目到底是会走向曲高和寡的小众化局面还是会成功实现多层面的社会效益关键点。


其次,虽然中国不缺文化资源,但如何将其转变为现代的文化产业,形成从资源到产业的闭环系统,是很多地方都一筹莫展的。


2017年,云南有个“丑萌”景区在抖音上点赞过百万后一夜走红,成为全国各地游客扎堆出行的网红景区,这就是弥勒·东风韵小镇。


它是云南首个以文化艺术体验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2019年国庆黄金周共计接待游客12.8万人次,占弥勒市八大景区接待游客总量30%,在八大景区中排行第一。


这个略带点“土味”的景区为何会火爆且好评连连?甚至将原本不为人熟悉的弥勒市一并带火?去年底,我们带着疑问实地探访。


下文我们将从项目历史背景、策划定位、核心区打造、艺术产业孵化几大方面详细解读弥勒·东风韵小镇的打造手法。



01

高铁带边陲小城驶向世界


弥勒市,与佛同名,位于云南东南部,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北大门。它向北距离昆明132公里,向南距离红河州州府蒙自129公里。具有“南下两广同南亚、北上昆明达全国”的区位优势。



2016年云桂高铁通车,让弥勒进入了“高铁时代”。向北至昆明仅需36分钟,向东至文山、广西进入1小时经济圈,至广州缩短至8小时。


高铁为弥勒·东风韵小镇带来大量自由行游客。小镇距弥勒高铁站仅2.8公里。随着交通便利的发展,小镇的客群市场也从红河州各县市及其周边州市地区休闲度假游游客扩大到珠三角地区、云贵川地区的游客市场


02

小镇产业主题是如何提炼的?


弥勒市地势北高南低。弥勒·东风韵小镇位于南郊东风片区,这一带海拔约1400米,年均气温17-18度。山坡面积较多,土地为红色。这里多见缓坡、山脉与河流,整体被草丛、灌木和乔木覆盖。良好的自然环境令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


弥勒市地处北纬23-24度之间,光照充足,适合种植葡萄,有着一百多公里的葡萄种植区,享有着“高原葡萄之乡”的称号。


小镇所在地原先就是国营弥勒东风农场,建于1958年。农场当年以葡萄种植为主,大批从上海、重庆等地来到弥勒的大批知识青年在这里屯垦拓荒。


弥勒·东风韵小镇正是基于“东风农场、葡萄园和红土地”这三大元素,综合分析研究市场需求及产业现状特点,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最后以原创文化艺术产业为核心,葡萄产业为基础,康养产业为配套,打造为“立足云南、面向世界、产城融合”的文化艺术特色小镇


03

小镇的规划思路是什么?


弥勒·东风韵小镇基地规划范围3.69平方公里(约6000亩),可建设用地不超过2000亩。地形起伏,地块以葡萄观光大道为轴线,东临云南红酒庄,中间有长塘子和鸡街铺两个水库,水体保护较好。视线所及之处皆是葱绿草被和浩渺碧波,自然环境优越,很适宜打造康养、葡萄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休闲度假产业。


地块规划范围


基于以上自然生态条件以及产业定位,整体思路是用文化艺术依次全面引爆文旅、农业、康养三大产业,初期目标是打造具有艺术文化风情的5A级旅游目的地,逐渐形成宜业、宜居、宜养的休闲度假小镇。


小镇总体规划为“一轴一环三区”,围绕滨水景观双轴和滨水健康环道,重点规划三个产业区,即文旅产业区、特色文化双创园和生态健康产业区。


小镇总投资40亿元。其中,位于小镇南面的核心区建设面积1.6平方公里,目前已逐步开放。它亦是整个项目的产业核心。



04

爆款核心区的建造步骤


弥勒·东风韵小镇的核心区是分阶段分目标来打造的完成的。


第一阶段:高原五彩花田+造型奇特的红土建筑群,打造小而特的旅游新地标


为什么说弥勒·东风韵小镇是一个集生态农业、艺术文化、自然风光、人文旅游为一体的云南旅游新地标?从下面这张景区导览图就可看出一二。



首先,整个景区并不是很大。景区主体是分布紧凑的红土建筑群以及花海和湖,人造景观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相结合


其次,游览动线简单清晰。无论是坐观光车还是步行都是先经过花海湖泊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后,再进入建筑群进行各种艺术体验和其他旅游体验,游客不会错过任何拍照打卡点。


再次,入口处的七彩花田,以600亩薰衣草为主,花田之间有风车坐落,还有用各国语言雕刻的“我爱你”轨道。



这一片区域在蓝天白云衬托下,像极了油画,颇有欧洲风情。



而走近小镇内部则是一系列当地文化感浓重的建筑群。



从西方浪漫景象过渡到东方的当代艺术,这种前后风格鲜明对比的设置给游客强烈的视觉冲击,很难不留下深刻的印象


景区入口修为门是以白色大理石做成独具特色的酒瓶状大门,奇特的建筑造型直接调起游客的兴致,从大门口就开始了“拍摄”之旅。



中国的网红建筑群不少,有让游客趋之若鹜也有“辣眼睛”的,弥勒·东风韵小镇建筑为什么受欢迎?


这些原创建筑背后的灵魂人物是云南本土雕塑家罗旭。他用当地人烧制的红砖,搭建起一个个看似毫无章法的建筑,但其实建筑里糅合了三种当地文化,分别为弥勒的红酒文化,彝族的火文化及共生向上的文化



圆拱形的建筑形式,大量的曲线感,和伊拉克裔英籍知名女建筑师扎哈·哈穆德的作品有异曲同工。


这些建筑形态各异并非为了独特而独特,而是与大地相融合,是云南的原生态产物,也是弥勒·东风韵小镇原创的艺术。并且建筑群是与周围环境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的,符合当地的审美情趣。


在功能上,这些有趣的建筑空间里围绕艺术主题打造成了博物馆、艺术馆、艺术酒店、文创店铺、艺术家工作室等等,集合了所有旅居的需求。


万花筒艺术馆


万花筒艺术馆是建筑群的主体作品。以万花筒为设计概念,整个建筑群看起来就是倒过来的25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万花筒。



建筑设计十分巧妙,用错缝的方法砌筑,如同燕子搭窝般。除了地基,没有使用过一根钢筋和钉子。



走进室内,层次感丰富。由红砖以拱圈的方式叠加、堆砌好像中式的瓦窑,红砖堆砌到建筑顶端慢慢收口形成天窗,透明的玻璃窗好比万花筒的透光镜。



筒身开三角形口,形成三棱镜的特点。随着四季阳光照射角度不同,馆内的光线就会随之变化出不同的光影之美,呈现出一个奇异、流动的空间样态。



建筑底部采用环抱式对称的大椭圆形或拱形地中海式开窗,将户外错落有致的景色纳入眼底的同时,也引入大量的自然光线。



万花筒艺术馆的功能多样,室内面积826平方米,可以举办各类音乐晚会,T台走秀,红酒品酒会,新闻发布会,也可举办婚礼。


半朵云艺术馆


半朵云艺术馆以云作为设计原型,延续了万花筒艺术馆的建筑风格。



屋顶绵延的线条,层层叠叠天际线和远处的天空连成一线,像连绵起伏的云朵。


印章坊


印章坊坐落于七彩花田中,25个简单的几何体,因外形酷似印章而得名。



印章坊现在的功能是一条餐饮零售一条街。



小镇博物馆


整体用红砖砌成,外观方正工整。馆内装修风格以现代工业风为主,棱角鲜明,粗犷且神秘。灰色调的大面积运用,以及采用稻草混合泥浆粉刷而成的墙壁,充分体现出展览馆的设计主题——“拓荒”。



博物馆以东风农场为建设背景,利用现代艺术的陈列技巧,通过实物、文献资料、人物访谈等形式,展现了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弥勒东风国营农场农垦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屯垦拓荒的历史。



牛哆啰音乐农庄


“牛哆啰”一词来自中国知名作曲家——万里的歌曲。取自“乡间小路上,暮归的牛群路过,一片“哆啰哆啰”的悦耳铃声”之意。



牛哆啰音乐农庄占地15亩,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包含咖啡厅、音乐厅、餐厅、户外活动区、客房,以罗旭雕塑等为主题装饰。



农庄周围分设花卉果树园区、有机生态蔬菜种植园区、家禽养殖园区。



它是一个住宿和艺术的结合地,既是民宿,也是保护云南少数民族器乐的库房和艺术交流平台。



之所以被称为音乐农庄,是因为这里有一个音乐厅,可以举办小型音乐派对。



叶永青读书铺


著名艺术家叶永青的院子,兼具艺术品展示的功能以及书院的功能。


东风韵·自在艺术别院


别院更像是一个青年客栈, 包含书吧、酒吧、餐厅、影视厅、艺术创作室等项目。


35间客房平均面积24平米,包含电影、音乐、美术、摄影4个主题房间。以青年艺术家的前卫作品进行装饰,整体设计风格极具设计感,充满艺术创意。


客栈运用跨界合作模式,将青年艺术家作品在客栈公共区域和房间内陈列、展示、销售,在客栈网络公众号推广售卖,为青年艺术家营造别样的展示空间和市场氛围,提供一个集休闲、创作、交流、交易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



东风· 大食堂


景区内的公共餐厅。


弥勒·美憬阁酒店


酒店占地面积70亩,背靠山林面临湖水。



建筑形式为三个台地,层层递进,每台落差6米,有如红河梯田,五个圈环建筑庭院,若围屋土楼,又若古罗马竞技场。中轴线上有景观泳池和细水池。



酒店总建筑面积31000平米,拥有客房240间,引进法国雅高旗下品牌“美憬阁”。



以“后现代主义,人文体验”为特点,打造中国首个集休闲、养生、度假、艺术体验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主题星级度假酒店。



第二阶段:完善配套,丰富艺术体验项目,打造艺术生活氛围浓厚的旅居小镇


弥勒·东风韵小镇初期的大多数建筑都出自罗旭之手。景区人气渐旺后,小镇开始着手引入其他知名建筑艺术大师打造不同主题的博物馆、艺术馆、剧场等,将风格独特的建筑植入原始地貌,构成特色鲜明的建筑群落和艺术街区,开展艺术创作、文化交流、论坛、演出等活动。


我们看这张景区规划图。



相比之前的景区导览图,核心区建筑面积扩大,发生如下变化:


1、景区入口处向东移,与二三期地块无缝连接,成为整个项目的中心。入口处打造生态停车场和“艺术之眼”景区多功能区。


生态停车场


将停车场打造成为兼具停车和室外演绎功能为一体的生态艺术景观广场,停车的同时,还能休闲娱乐。


景区多功能区


景区多功能区总占地面积24亩,其中配套用房1399平米,商业综合楼约5000平米,以“艺术之眼”为设计理念,营造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游客体验。是一个集文化艺术、生态景观、休闲娱乐体验和配套商业的特色小镇会客厅。


2、在七彩花田南部打造艺术中心,形成景观带


艺术中心


艺术中心占地面积约28亩,建筑用地面积9937平方米,建筑共两层。以自然界的“石头”为设计灵感,将石头的厚重感与艺术相结合。



设计结合地形高差,呈现为几块斜插在坡地上,大小不一,包裹不同建筑功能且具有强烈纪念性仪式感的“风化巨石”。



在平面排布上采用了经典的“花”式平面造型:由通高的玻璃中庭串联各个功能区域,形成较为科学的环形内部展览流线。



艺术中心具有集藏品展览、文艺演出、新闻发布、文化艺术交流与一体的复合功能。



3、在红土建筑群内部增加文创集市和星空剧场,丰富游客的休闲度假娱乐体验


文创集市


文创集市占地面积约45亩,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米。以云南传统民居土掌房为原型,在材料和立面效果上增加艺术性、在地性,旨在打造一个“东风韵”小镇特有的艺术商业空间。



星空剧场 


星空剧场占地面积6亩,圆形舞台面积314平米,以印象派画家梵高的《星月夜》为设计灵感,立足于生态景观,以舞台为体,鲜花为昼,流水为脉,成星空画境。


去年,小镇与华侨城云南文投集团全资子公司签订小镇演艺项目合作协议。星空剧场将会上演具有当地红河州地域特色文化的剧目。


4、在景区外围的坡地建造艺术家工作和居住空间


名人名家园


总占地约500亩,其中建设用地48个地块,共64亩,项目计划引进知名艺术家入驻,打造集创作、展览、交流、生活为一体的名家名人工作室集群,形成东风韵特色小镇文化艺术创作高地。


艺术之家精品酒店


占地面积18亩,建筑面积5000平米,规划客房约30间。将其打造成环绕山间的云彩、起伏有致,连绵延续。结合天然的建筑材料,以森林为背景,相互交织相互衬托。建筑位于地块制高点,可一览生动有趣的艺术建筑集群和山谷内部宜人美景。



艺术家公寓


占地面积约95亩,总建筑面积约25000平米,以“云”为设计灵感,结合天然森林为背景,相互交织衬托。艺术家公寓是一个艺术家创作、售卖、交流、生活的复合空间,也是小镇艺术体验、艺术品创作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弥勒·东风韵小镇以全省特色小镇考核评选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云南省财政1.5亿元的奖补资金支持,成为2018年全省特色小镇示范项目。评选条件之一是小镇房地产开发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三成。



从上述两个阶段的规划设计,我们可以看到小镇核心区的规划思路是分别从游客端和艺术家端分别入手的。它的做法是:先以网红原创艺术建筑和高原自然景观作为核心吸引物,打造旅游地标吸引游客观光游览。接着引入艺术家,扩建原创建筑群,完善旅游体验的同时也帮助搭建艺术交流平台,最终使小镇成为一个宜业、宜居、宜游的健康生活目的地,成为面向世界的文化艺术交流殿堂


05

小镇如何培育艺术产业?


先以一句话总结:弥勒·东风韵小镇是以“政府+企业+院校+艺术家”的合作模式,打通各阶层艺术从业人群从而将小镇打造成艺术文化成长孵化空间


1、邀请文化艺术名人入驻,通过“名人效应”,带动更多的艺术家来小镇建立工作室,推动项目向更高品位延伸和发展,扩大品牌知名度


截至目前,已有罗旭工作室、叶永青工作室,云南红土情艺术机构入驻。未来名人名家园就是承载艺术家的工作室集群。


2、通过举办国际艺术节、原创艺术比赛等重大活动,提升在国际艺术节的权威性和知名度


去年,中国-上合组织青年交流中心艺术基地已确定落户小镇。小镇也计划利用地理区位优势,逐渐与南亚、东南亚青年乃至世界各国青年组织开展文化艺术友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纽带和平台。


3、与高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吸引优秀文化艺术人才


目前,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美术学院实训基地已落户小镇。实训基地为艺术类学生赋予艺术采风创作的土壤条件,为美术学院的师生搭建一个适合生长的平台。同时,优秀的作品在小镇进行展示,也能够提升小镇的文艺格调和知名度。


4、搭建文创交流平台,扶持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


小镇给予艺术家、艺术爱好者一定的资金扶持,让他们在小镇的文艺环境下进行创作,同时艺术家的作品可以在小镇平台进行展览销售,最终实现文化艺术产业的社会价值。


例如,小镇与北京海淀区文联达成了文化共建合作,北京海淀区文联掌握着众多优秀的文化艺术创作者资源,邀请这些文化艺术创作者在云南范围内进行采风,再回到东风韵小镇进行创作。


5、营造良好艺术生活氛围,加深艺术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东风韵·自在艺术别院、牛哆啰音乐农庄包括在建的艺术家公寓等配套,都是艺术氛围浓郁的集住宿、创作、交流的平台,这些是让艺术家愿意留下来的基础。


06

结语


最后,回到开篇的两个艺术小镇常见的问题,弥勒·东风韵小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1、从游客端和艺术家端两方面入手定位小镇,将原创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产业、文化艺术体验三大功能板块相融合。一方面,取用红砖筑起网红主题建筑群,打造国际原创艺术文化体验地打开大众旅游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以“政府+企业+艺术家+院校”的合作模式,为各阶层艺术从业人员提供艺术成长空间,实现艺术作品与商品的跨界融合,提高产业营收,促进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2、在弥勒·东风韵小镇,原创文化艺术产业、葡萄产业、康养产业三者形成一个生态系统。纵向上,小镇通过艺术建筑、丰富的艺术体验成为旅游新地标,吸引大量外来游客享受三大产业输出产品:艺术文化、葡萄文化、康养服务,推动整个产业链条持续发展;横向上,从知名艺术家进驻创造,衍生艺术展览、艺术评审、艺术交易拍卖等机构,打造文化艺术产业孵化器,艺术院校培训实习基地,艺术品交流交易平台,艺术演绎中心,引领品位化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实现艺术产业横向发展,最终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三位一体。


3、可以预见,小镇完全建成后的盈利来源也是多元的:


旅游市场相关收入:消费服务收入、商街租金收入、酒店餐饮自营收入等。


葡萄产业相关收入:葡萄园采摘体验收入、葡萄酒及香精香料开发和销售收入等。


艺术产业相关收入:艺术品投资收益,活动会费、培训费用等。


以及地产开发收入、政策性财政补助、特色小镇奖补资金等等。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 红河州兴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官网

[2] 红河东风韵小镇公众号

[3] gad·line+Studio官网

相关推荐

精品文章

房地产观察家

Copyright 2018-2022Linkease Business Consulting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17042号搜宜思可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