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布局成都的百亿级头部项目,野心再造下一个良渚?

2021-02-01 17:03:29

前言

2017年,在第八届(眉山)东坡文化节上,万科与眉山市政府签约,投资300亿元打造崇礼新城项目。

彼时,王石曾说:“眉山区位优势优越,离成都很近,青山绿水多,也是大文豪苏东坡的故乡,发展潜力大”。

2年后,中国·眉州文化村作为万科重仓打造的重要战略项目横空出世。万科宣称这是继良渚文化村之后的第二个文化村项目。有业内人士看完眉州文化村的规划后,认为其是良渚文化村的2.0版本。

我们之前发过一篇良渚文化村参与者对其全面复盘的文章《我们是如何规划和运营良渚文化村的?》。无可厚非,这是一个将田园栖居的物质空间与精神世界统一,中国新都市主义人居场所的诗意样本。

这个最开始按照郊区大盘打造的房地产项目,经过近20年的耕耘,如今成为有口皆碑的“神盘”。如果说良渚文化村高瞻远瞩的大盘规划赋予其形的话,那么它的魂则是“先生态、后生活、再生产”的发展路径。

眉州项目被赋予“文化村”的高度,是万科对于眉州发展的高度看好以及内部的一次挑战和创新。那么眉州文化村是否能成为第二个良渚?我们来做一个比较。

01江南山水之婉约VS眉山岷江之豪迈

在地理位置的选择上,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来比较:

1、自然基底

依山面水的良渚文化村

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市西北约20公里的余杭。整体环境依山面水,西北侧为大雄山,东南为良渚港,北侧是良渚遗址保护范围的缓冲区,优越的生态条件赋予该地块丰富的植被形态。

岷江之畔的眉州文化村

眉州文化村在自然资源上也不逊色。它位于眉州东坡区,坐落于岷江中游东岸线黄金地带,东临蟆颐堰,西濒岷江一桥,南与中国泡菜城唇齿相依,北临蟆颐观,和岷东新区首尾相连,西南片与东坡湖遥相呼应,未来将形成独特而美丽的半岛风貌。

2、文化根脉

5000年良渚文明

因毗邻良渚文化遗址,良渚文化村得名“良渚”。良渚文化赋予良渚文化村初期文物展示、文化交流和生态旅游的重任,以此将板块带热,成为度假旅游的人气地。

“三苏”故乡

眉州的文脉同样源远流长。眉山,古称眉州,有着1500多年的历史。作为巴蜀文化中心的眉州,向学之气长久浓厚。公元1037年,苏轼生于此地。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其丰富的人生经历、深邃的哲学思想、卓越的政治实践、辉煌的文学成就,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体系——三苏文化,这亦是宋代蜀学文化的代表。

 “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是当地人对眉州的赞誉,可见“三苏”是眉山最大的文化IP。

三苏文化、蜀学文化、宋文化奠定了眉州文化村的丰沛的文化脉络,赋予其塑造以苏轼为核心的达观、风雅、细致的眉山宋代生活方式的源头。

3、城市活力

杭州人的精神图腾

良渚文化村所在地余杭在老一辈杭州人的印象里是边远的山沟沟。2006年,万科接手良渚文化村时,也面临着位置偏远,缺乏基础生活配套,房子销售后人们住不进来的问题。经过这么多年的经营,如今的良渚在交通上的通达程度已今非昔比,各类生活配套也已日臻完善,逐渐从一个田园牧村式的旅居项目变为第一居所项目。

成都“半小时”经济圈

眉州文化村在城市活力上具有后发之势。随着成都南拓战略的开展,作为与成都共同组成了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的重要城市,眉山是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位于距成都50—80公里的“黄金半径”之内。在“成眉一体、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下,晋升四川主干城市之一。

在区域发展潜力的加持下,可以预见的是眉山与成都的交通将更为便捷,眉州文化村自然人文的优势,田园般的生活将会吸引成都居民对于康养、休闲、娱乐等更高的需求。

02山水写意画的良渚规划VS工整有序的眉州规划

1、良渚文化村规划核心是“居游于自然间”

良渚文化村占地一万亩,容量大,开发时间跨度长,因此规划的骨架相当重要。良渚文化村总体规划前后做了3年,充分尊重当地自然环境,核心思想就是“居游于自然间”。同时,在项目的生长过程中,有许多留白的地方,可以让后期一些非理性、饱有生命力的东西嵌入进去。


再来看良渚文化村空间布局,看似如同写意山水画一般的良渚文化村,有着最不随意的规划。5000亩建设用地,主要是配置给了8个串联式主题村落(居住组团)。分期开发“竹径茶语”、“阳光天际”、“白鹭郡”、“劝学里“等,涵盖公寓、排屋、别墅和洋房等多种产品类型,精心设计文化、交通、酒店、商业、医疗和教育等六大配套系统,均匀合理地散布于每个组团内,再用一条风情大道串联起各处,给予村民完善的小镇生活,从而链接起生活的全部。

2、眉州文化村打造“赏品劳贾、渔樵耕读”的桃源之地

眉州文化村占地6300亩。“一半自然山水,一半城市田园,打造‘赏品劳贾、渔樵耕读’的桃源之地”是其规划的总纲。

这个核心思想如何而来?先来看眉州文化村的周边环境。

眉州文化村在地理界面上,被岷江与蟆颐山围成一个三角形半岛。

岷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它从川藏边缘的雪山出发,一路劈山开岭进入成都平原,自然分成府、南二河,这两条河在眉山汇合,形成下段岷江,可以说是眉州的母亲河。

岷江给农田带来灌溉的同时,也带来水旱灾害。因此,岷江的引水工程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都江堰是其中最早也是最大的一个,除了都江堰之外,蟆颐堰和通济堰是较为知名的唐代古堰。蟆颐堰经岷江之水灌溉,土壤肥沃,滋润成富饶美丽的鱼米之地,被誉为隐居的世外桃源。

基于这两大山水元素,规划团队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定义眉州文化村的独特文化意境,以及如何将现有的岷江与蟆颐堰景观带实现差异化打造,找出各自合理定位。

在充分尊重现有控规路网及功能结构的大前提下,通过对当地文化挖掘,高度提炼苏轼IP和宋代的生活方式,最后,眉州文化村形成“一心两带”的格局。

通过对路网的重新梳理,以玻璃河和蟆颐堰为脉,连通岷江及蟆颐山,营造两条连续的线型文化走廊:岷江画卷——展现眉州文化;蟆颐溯源——体现东坡文化;在一心处实现“赏品劳贾、渔樵耕读、水上燕乐、市井雅集、宋蜀盛景”的宋代生活方式。

从规划图上看,眉州文化村境内水系纵横,绿化覆盖率高,文化村内规划了文化艺术、生态休闲、教育培训、健康运动、度假休闲和商业服务六大业态体系。

眉州文化村现阶段规划示意图

从空间布局来看,岷江、玻璃江、蟆颐堰水系,三江绕城,各组团由水系和路网分割成块状。工整有序,紧扣规划主题“一半自然山水,一半城市田园”。

近岷江处打造商圈聚落,形成可游玩可体验的滨江文旅度假式商业集群,包括规划中的月亮湾CBD商圈、宋文化商街、邻里中心等等。规划中有四大公园嵌入城市田园肌理,并引进全龄化教育资源。

住宅组团近江不临江,隐于文旅度假圈后,靠蟆颐山,依托岷江江景优势,打造瞰江平层,还原的是宋代眉隐士特有的生活方式。可以想象未来在这里人生活的人们,白天可以去临水亭台喝茶、登高蟆颐山、垂钓、聊天,呼吸新鲜空气;天黑后,伴着潺潺江水声,与家人散步水边。

03如何呈现以苏东坡精神为引领的眉州生活方式?

宋朝于中国也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虽不如唐那般国力强盛,却是一个精神和生活最为富足的时代。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高峰时刻,是艺术与生活通融的生活美学源头。宋朝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大俗与大雅,从《清明上河图》和《西园雅集》可见一斑。可以说,宋是一个烟火气浓厚的朝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当时州府所在地的眉山独秀一枝。创造了文学史上领先全国的“眉山现象”,曾出“八百进士”,留下“三苏传奇”,连宋仁宗曾惊叹: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山。

眉州文化村汲取这些文化元素,提炼“赏品劳贾、渔樵耕读、水上燕乐、市井雅集、宋蜀盛景”的宋代生活方式,融入六大业态体系中。

1、示范区营造的是苏东坡的豁达闲适的生活方式

我们来看示范区的平面图,这个约十万方的桃源湖公园由桃源湖和东坡书院组成。

设计团队依托基地原有的一方鱼塘,将宋蜀文化融入其间,以“樵、耕、读、渔、赏”作为主题,沿湖围绕主题打造景观节点,形成一条自然、生态、富有人文气息的游览路线。

渔樵耕读,代表了中国农耕社会人民基本的生活方式。那些既会渔樵牧耕、又会读书的人,被看作为特殊的人物,因为他们能靠读书出头。

因此,渔樵耕读,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里特殊的符号,代表那些志向高洁、超凡脱俗的隐士。在唐诗宋词里,这些人常被描绘为无忧无虑、逍遥自在、睿智达观的形象。

桃园湖公园取“樵、耕、读、渔、赏”,意在营造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厚重的城市人文公园。

入口处一段栈道,两旁种植竹林、水杉、湿地水生植物等当地植被。

从密林到疏林再到平坦的湿地,生态的自然过渡引发视野的逐渐开阔,直至湖面另一端的东坡书院。

这一片由植物铺垫的入口道路,意为“樵”,带引游客深入探访公园深处秀美景致。

沿湖往里走,是一个利用地势高差,以梯田形式塑造的农业文化体验园。此为“耕”。

农业文化体验园与相邻的东坡书院相辅相成,呈现出古时“半耕半读”的理想生活方式。

紧接着是代表“读”的东坡书院。

这是一个“文化+”的空间,它集博物馆、书店、生活方式、社群聚落、文化艺术等为一体。

首先,东坡书院引进方所构建了一个由眉州学社与成都方所共同呈现的联创阅读空间,为眉州文化村量身定制“阅读清单”。

此外,它还联合成都博物馆共同出品宋蜀博物馆。

集文化、艺术、创意元素、展示文物于一体的的宋蜀博物馆,也承担着展示宋蜀文化和提升公共素养的功能。因此,成为眉山的“文化名牌”和“城市符号”。

在东坡书院东侧还设有亲子餐厅,配以无动力乐园。


在湖边,设置主题垂钓空间,以石块的错落搁置打造趣味平台,营造“渔”的意向空间。

在蜿蜒的老泉桥上,借助灯光、音乐等元素打造IMAX水幕秀,此为“赏”。


2、规划宋代风格建筑群落还原大宋繁华商业

在公园的另一侧,眉州文化村规划了一片宋代风格的建筑群落打造文化村的商业空间。

从整体布局来看,这一片精美轻巧的宋式建筑群围绕桃园湖与内湖之间的水系,串起“一街”、“一台”、“一宴”、“一宿”。


一街,一条现代宋式商街。

利用天然水系资源,打造多重景观体验。

从小至“步行半径”的人性化规划,赋予整个城市休闲度假新功能。

一台,以双面戏台为基础,联系西侧桃源湖和东侧内湖,打造演艺项目。

一宴,室内外相融的宴会型主力餐饮,制造出自然与文化环绕下浪漫唯美的草坪婚宴体验。

一宿,一座隐喻东方美学的民宿,可在其间品茗、行走、打坐、发呆,给心灵打造一处修养之所。

建筑风格也并非全是宋式,其中也有大屋顶,悬垂的雨链,朦胧的格栅组成的现代感建筑。

它与其他建筑群共同演绎出一个既现代与传统交织的宋式文化聚落。

04结语

目前,从眉州文化村所呈现的区域以及未来的规划上看,我们认为它的底子不错,区位、交通、文化、山水四重优势叠加,甚至在文化内涵方面更胜一筹,具体表现为:

1、与良渚文化村一样,既拥有自然人文资源优势、田园诗意般的生活情态,同时交通优越,区域发展潜能极大,承接都是新一线城市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

2、苏东坡豁达睿智的形象、眉山“千年诗书城”的文化血脉以及宋代生活美学,天然赋予眉州文化村打造宋式文化城镇的主题。

3、依托岷江以及蟆颐山的山水地势,因地制宜打造两条差异化主题景观带,形成“一心两带”的空间格局。

4、虽然良渚文化村的建筑多为大师作品,但眉州文化村继承并结合在地文化,打造了自己的独特地标,比如大屋顶的轮廓在这里添加了苏东坡的写意风采化身东坡书院,蜀学博物馆与良渚博物馆异曲同工,美丽洲堂幻化为270°的临湖婚宴大厅,良渚食街进化为华灯集度假商街,亲子餐厅开灶先于村民食堂,玉鸟菜场演变为邻里中心等等。

5、东坡书院不仅在名字和建筑风格上沿袭宋的风格,突出苏东坡的标志,在内容形式上不仅满足于现今流行的生活方式集合店融合书店、咖啡、阅读、社群等多元业态,也继承眉州千年文化底蕴,引进蜀学博物馆,为眉州起到展示和教育的功能,成为城市文化名片。

据悉,眉州文化村9月首开成绩不俗,之后,万科又重仓加持15宗约1096亩的新地,为这座大城夯实基础。可见,万科对眉州文化村也是抱着长期开发的态度。

同时,在对于社群营造上,眉州文化村也汲取良渚的经验,先制定了“村民公约”。

可以说眉州文化村尽其所能复刻到位,但良渚文化村的精髓是其“生态、生活、生产”的三生融合以及形成了稳固共商共建共治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和长期上下双向的社区营造,构成村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参与感。留给眉州文化村的,唯有时间。


参考资料:

眉州文化村公众号

CRTKL、HKS、笛东关于眉州文化村的规划设计方案

相关推荐

精品文章

房地产观察家

Copyright 2018-2022Linkease Business Consulting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7017042号搜宜思可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