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城市扩张告一段落后,城市更新是这两年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了。中国的很多城市中心区,多有一些所谓的“文化瑰宝”型项目,他们可能是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名人故居,时光封尘了一个时代的记忆,最后借助他们幻化成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名片。
而一座建筑带动一座城市复兴,看似是一个挺玄幻的话题,但在世界上确实有其真实的存在。比如古根海姆美术馆之于毕尔巴鄂、石之教堂之于轻井泽,这就是学术意义上的毕堡效应。这些项目的设计大师们所散发的汪洋恣肆的浪漫精神、精彩绝伦的艺术想象力,往往能打败时间,引来千万游客,成为一代传奇。但一般情况下,一座城市如果有幸拥有了这些奇才、大师们的作品之后,往往会倍加珍惜保守,不敢越雷池一步,让文物沉淀在时间的长河里,与当今时代断裂。
今天介绍的西班牙天才建筑师高迪的大作——巴特罗公寓的更新,绝对会让全中国的主张保护式更新的同仁们眼前一亮。原来经典不仅只有保护,还可以更新得更加精彩绝伦!
巴特罗公寓(Casa Batllo),20世纪初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代表作,几乎是所有到巴塞罗那游客的必打卡景点之一。
20世纪初,富商巴特罗买下了这座公寓,并邀请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主持改造工作,一夜之间便成了建筑史上的经典,是高迪所有新艺术自然主义风格建筑中完成度最高的,以风格怪异造型夸张而闻名于世。
这座公寓的设计灵感源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流传着一个经典童话: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囚禁,为营救公主,英雄圣乔治与恶龙展开生死搏斗,手持圣剑英勇屠龙而胜。
高迪将这个传说融入巴特罗公寓,把童话搬到了巴塞罗那加西亚大街上。十字架形的烟囱代表着英雄圣乔治的圣剑,公寓的外墙贴着彩色瓷片,像是长满鳞片的龙身,屋顶鳞片状拱起像是恶龙的脊背,五彩斑斓的玻璃和造型独特的阳台便是英雄的面具。
公寓外墙的装饰,全部是由蓝色和绿色的陶瓷构成,一种绮丽的颜色组合,但色彩却非常和谐,远远望去像是印象派画家的调色盘,萨尔瓦多·达利(超现实主义画家)曾将其比喻为“一片宁静的湖水”。
公寓内部的空间设计遵循高迪一贯的风格,没有一处棱角,全是柔和的波浪形状。高迪认为大自然中是没有直线存在的,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才属于大自然。(“艺术必须出自于大自然,因为大自然已为人们创造出最独特美丽的造型。”)
2002年,巴特罗公寓正式对全球游客开放,提供文化展览等旅游服务。
2005年,巴特罗公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但巴特罗公寓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处于缝缝补补的状态,最近一次系统的改造是从2015开始的,于今年6月份完工。花费3,0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
近年来,游客对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件艺术品,光美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活起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和艺术展馆开始进行升级改造。现任巴特罗公寓首席执行官Gary Gautier也意识到了这点。他陆续参观了泰特现代美术馆、梵高博物馆和日本的TeamLab等地,终于打造出了属于巴特罗公寓独有的沉浸式氛围。
改造后的巴特罗公寓由原来的6层加建为8层。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是2000平方米的10D沉浸式展馆,Gary Gautier还特别邀请到日本国宝级别的建筑大师隈研吾设计了入口通向展馆的楼梯装置,即称为“垂直交流核心”的灰色链帘装置!
整座建筑由原来的6层加建到了8层,一座由黑灰色大理石构成的楼梯间,连接了地下室和每层楼层,隈研吾主持设计的16米高“垂直通信核心”链帘装置是当中最震撼的部分。
有人说,巴特罗公寓的屋顶像一条盘踞的巨龙。走上台阶的时候微一抬头,我们就会看出来这座楼梯的底部也像一条蜿蜒的龙脊,绵延的链帘就像龙身上的鳞片,闪闪烁烁,明暗交杂;顶部延伸出柔和的曲线,就像龙脊上的条纹,充满了流动的美感。
高迪在光影艺术上的造诣可谓是炉火纯青,隈研吾也紧随其后,把这些总16.4万米长的链帘编制成了一张专门捕捉光影的网。
从屋顶往下,链条的颜色是越来越深,到地下室变成煤炭一般的黑色。我们一路行走如同在巨龙背上攀爬游走,步移景异,就能看到龙鳞动态变幻的整个过程。
隈研吾在建筑艺术上和高迪有着高度的一致性,灰色链帘装置也是对高迪空间光影艺术的致敬,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介入其中,跳脱于建筑本身颜色与材料之外,采用抽象的艺术手法近乎完美展现了这座现代主义建筑的光影之美。两个建筑艺术大师的隔空碰撞延续了这座经典建筑的艺术生命。
除了隈研吾改造的灰色帘装置外,改造后的巴特罗公寓,还扩建了世界上第一个10D沉浸式体验展馆。
圆形展厅被称为“高迪穹顶”(Gaudí Dome),里面设置有1000多面圆形镜面屏幕,背景音效由21声道环绕立体声合成,辅以恰到好处的气味,营造全方位的感官体验,让参观者充分触摸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体会高迪在建筑设计中各种细节的灵感来源。
方形展厅被称为“高迪立方体”(Gaudí Cube),六面墙壁均由全息投影技术制作而成,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立方体六面屏。在这个立方体世界内,游客犹如置身于变幻无穷的影像空间里,“穿越”到高迪的意识中,数以百万的图纸、手稿、照片、文件、影像,直接跳跃到身边,一会儿像璀璨星河,一会儿像惊天巨浪,360度地冲击着游客的所有感官。
体验馆内还设置了一组“魔法相框”,游客走近会自动出现画面,高度还原了二十世纪初那个年代的生活和工作场景,生动再现了当时高迪亲自监工、巴特罗先生和高迪的争论现场等画面。
巴特罗公寓执行总裁Gary Gautier表示:历史文化和艺术总是被束之高阁,只可远观。
10D沉浸式体验展馆打破了这种距离感,运用现代科技放大了高迪的天才之处,让游客非常直观地感受到高迪对自然、线条和光影的精妙运用,引导参观者探索“空间”、“艺术”、“技术”三者结合的艺术魅力!
从2019年开始,7个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经过长达两年的分析和规划,对巴特罗公寓的外墙进行了系统性的修复。
修复五彩玻璃:这个马赛克一样的装饰,材料是五彩的玻璃。通过“高温下水雾清洗”的方式修复五彩玻璃材料,准确复制每一个消失的碎片,连同碎片之间的灰浆,也要复原成原本的颜色。
修复瓷砖:屋顶、烟囱上的瓷砖,修复的过程尤为复杂。不仅要对瓷砖表面做清洁处理,个别因为瓷砖釉质消失,产生的霉菌也必须要清理掉,有瓷砖缺失的地方就按照原来的样子重新做一块。
恢复瓷砖颜色:公寓外墙的颜色极其丰富,看起来非常梦幻,所以材料颜色的修复极其考验技术人员对颜色的敏感度。
——外墙上的骨头支柱。需要用蒸汽和刷子清洗掉陈年污垢,然后再刷一种防水材料,这样既可以防止石头内部再次污染,也容易用水清洗。
——“呵欠阳台”的栏杆,需要用传统艺术绘画的颜料白色的铅进行修补。
——百叶窗上的木材部分,要选用同时期、同一类型的木材,也就是20世纪初的梅利斯松木进行替换。
巴特罗公寓的外立面是在不断修复的,修复组的成员运用现代先进的技术、传统的原材料、加上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使得巴特罗公寓外立面处于不断焕新的状态。
——情人节
在高迪参考的那个童话传说中,恶龙被杀死后,撒落的龙血变成了鲜红的玫瑰花。圣乔治把花献给公主,公主回赠给他一本书。于是,每年的圣乔治节成了当地的情人节,巴塞罗那的大街小巷挂满了红黄两色的丝带,摆满了卖书和玫瑰的摊位。
这一天的巴特罗公寓更为耀眼,阳台会包满玫瑰,内部下着玫瑰花雨,在童话氛围的里又多了几分浪漫的味道。经过的人们也会停下脚步观赏,情不自禁地相拥亲吻,互赠书和玫瑰,并留下珍贵的合影。
——仲夏魔法夜音乐会
大约两三年前,巴特罗公寓开始在6月至11月期间举办“仲夏魔法夜音乐会”活动。
巴塞罗那的夏天,太阳总是落得很晚。八九点钟的天空,橘色里透着一抹粉红。每个夜晚,屋顶上都会有不同的乐队演出,blues、jazz……各种音乐风格,应有尽有。在迷人的夕阳里,以童话般的巴特罗公寓为背景,听着音乐,晃着酒杯,整个场面迷离而梦幻,就像童话照进现实。
由于功能过时、材料老化、管理缺位、人员更迭等客观因素,从前的建筑逐渐降低甚至丧失活力,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隔阂和疏离。在大拆大建的模式广受争议和差评后市有机更新这种相对柔和的手段成为改善建筑、城市空间更新的重要途径。
作为经典建筑的巴特罗公寓,通过现代技术修复的墙面保持建筑的外形,留住打卡属性;通过建筑大师隈研吾的链帘装置延续高迪的设计理念,大师“流量”加持;通过10D体验馆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参与感加强;通过各类活动丰富建筑的内容、提升建筑的内涵;完成了一个静态的艺术建筑向沉浸式艺术体验中心的转变。
巴特罗公寓的更新,为整个巴塞罗那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大量的博物馆、艺术展馆的改造升级提供了范例。
随着国内各大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出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城市的老旧建筑转型更新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多,巴特罗公寓维修项目是一次值得剖析和借鉴的实践,是城市有机更新的典型案例。
文章图片来资源网络
领易咨询
助力中国大消费产业升级
专注于文化、旅游、商业和房地产
文旅小镇策划咨询、旅游目的地战略咨询
文旅商业资产管理
产业小镇咨询、城市更新咨询、产业新城战略咨询
微博:邹毅_Brian
微信:brianzouyi
公司网站:www.linkeasechina.com
「围炉山谷」,阳光100集团坚持深耕文旅地产初心的代表作。
理想主义者是孤独的,孤独前是迷茫,孤独后便是成长。
网红重庆,又出旗舰级打卡圣地。
一个全新的、可复制的文旅产品模型。
房地产观察家